《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四大制造”。第一个叫智能制造,第二个叫绿色制造,第三个叫服务性制造,第四个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主题,叫优质的制造。再加上一个工业强基,基本上就构成了中国制造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今天我主要讲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
我们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正在进入发展期、成长期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给中国制造业追赶处于发展前列的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提供了机会。如果抓住机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结合起来,就会大幅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
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五十年前人们发现了摩尔定律,这个定律非常神奇,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中,它推动了整个信息行业的飞跃。不仅仅是芯片,还有计算机、网络等各个方面。
二是数字化网络化的普及应用。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得信息的获取、使用、控制以及共享变得极其快速和廉价,产生出了真正的大数据,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它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三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战略性的突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日本访问的时候,得知日本正在执行一个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计划。但是当我到东京大学了解以后发现,那个人工智能技术离实际应用还差得很远。不过三十年以后的今天再看,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机器学习促成了无人驾驶、高效语言识别、精确网络搜索及人类基因组织认知的大发展。就像无人驾驶的汽车现在都成为汽车制造厂正在着力发展的一个方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大量的信息巨头都投入到这个领域,这个行业的企业分布正在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中最标志性的就是谷歌的AlphaGo,以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AlphaGo是一个专家系统,它学习了16万张世界围棋冠军的棋谱,两个AlphaGo每天不停歇的进行对战,不断的学习、取得经验,所以李世石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胜过学习了16万知名棋手棋谱的AlphaGo,也不可能24小时不吃饭不睡觉的找起鼓相当的对手对战,积累相关经验。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在五大领域加速商用化进程:语音识别、图象识别、搜索优化与数字营销、智能驾驶、数据服务,特别是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结合,让很多工厂可以提供智能产品。我们现在正在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实际上都达不到智能的标准,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真正的融入进去。如果说数字化网络化是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开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成为这次变革的高潮。
四是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应用。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制造装备本身的运转状态、其所生产的产品状况、环境的参数、用户使用情况、市场需求变化都能从四面八方传到公共数据库或企业私有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将对制造过程产生巨大影响。比如说现在的高铁,一列高铁上有将近1000个传感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比如我们前天在长沙对某企业进行考察的时候,经企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一个机械厂大约有50个机器人,工程机械运行的状况,都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的看到。
五是集成式创新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指数级增长和数字化网络化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深刻的与制造技术融合,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以集成式的创新出现。这些企业使用的技术并不是最新的创造,但这些技术的组合就是革命性的创新。在这方面,苹果的产品,特斯拉电动汽车都是集成式创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