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在本届高交会上,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题的峰会、论坛吸引了大批观众。
在人工智能“赋能一切”的大背景下,机器人正从传统的机械人向更聪明、更智慧的方向进化。投资者和从业者们相信,进化的过程孕育着机会。而这机会同样属于新三板机器人企业。
机器人加速迭代
“2017年最大的变化,是人工智能技术让业内人士开始用来解决机器人不够聪明、不够自主的问题。”英特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战略合作总监张志斌在高交会期间的一场活动上,对台下的数百名业内人士表示。
张志斌回忆,2015年和2016年火热的机器人行业吸引了很多人和想法进来,但是问题很多:有了想法,技术上不明确;有了技术,产品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做出了产品,供应链问题又凸显出来。
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为行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表现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品迭代速度加快了。
“这两三天我在深圳参加了好几个新产品的发布,很多厂家的机器人,包括核心技术,已经有了2.0、3.0的版本。”张志斌说,相比之下,过去十年很多厂家只做了一两款产品,而且没有后续的产品迭代。
本届高交会,官方设计了十多个推荐参观路线。其中推荐的智能制造参观路线,看头之一是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佳顺智能。
佳顺智能主要从事移动机器人(AGV)研发、生产、销售,此前公司董事长李特在接受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2007年成立时主要做机器人重要零部件之一的传感器,后来转做机器人整机。
目前佳顺智能移动机器人,也推出了多个产品、多个版本,如磁导移动机器人、激光导航移动机器人,以及移动机器人系统和配件,是国内较大的移动机器人企业。
服务机器人遇冷
从大类上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随着汽车、消费电子生产的智能化要求日益提高,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市场一直增长较快。如新三板从事机器人、机械手生产的创新层企业伯朗特,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3600万元,同比增长86%。已经顺利转板创业板的企业拓斯达前三季度业绩增长更夸张: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92%;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17%。
工业机器人火热的背面,是服务机器人市场一直“叫好不叫座”。
刚刚融资4.5亿元,估值达到30亿元的智臻智能,2016年亏了7300万元;2017年上半年亏损收窄,但还是亏了1000万元。做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福玛特,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00万元,同比下滑6%;净利润110万元,同比下滑53%。
“工博会、高交会我们每年都会去看,发现存在大量同质化的下游产品,而且这些下游产品以家庭服务型和商用服务型产品居多。”从事机器人视觉研究的速感科技CEO陈震表示,由于抄袭和复制过多,没有核心技术,去年到今年,服务机器人行业发生了洗牌。
不过虽然发生洗牌,陈震依然看好在关键零部件和垂直行业有积累的服务机器人企业。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也看好包括服务机器人在内的整个机器人产业。“硬件市场是继企业服务、电子商务、金融和文化娱乐等行业后最具投资潜质的方向之一。”易观国际副总裁娄洋说。
娄洋介绍,中国智能硬件市场的规模,2016年达到3315亿元,预计2017年会到4000亿元,同比增长在20%以上;而其认为总体的增长态势还将持续,预计2019年的时候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5400亿元。
更长的投资周期
市场潜力巨大,是目前投资机构看好机器人产业的基础。但是潜力也意味着投资不会很快收回。
“投资界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像之前我们看到的O2O以及一些两到三年的周期性行业。”美国中经合集团副总裁负责TMT方向投资的于晓峰表示,“机器人的投资周期更长。”尤其在智能机器人还不够“智能”的情况下,越靠近C端、大家兴趣越浓厚的产品,对它的期待越高,满足消费者智能化需求也越需要时间。
“智能早教、智能家居、智能陪伴等,这些垂直方向没错。”勇艺达机器人副总裁贾湛认为,“只是目前人工智能也好,机器人也好,它能做的事情太少了,但是普通消费者对机器人的要求、想象太高了。”
从高交会现场来看,最吸引参观者目光的是仿生机器人,大批参观者围着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女仿生机器人拍照。
主办方甚至摆出三个仿生机器人,分别在做着弹古筝、琵琶,以及拉二胡的姿态,颇为惊艳。但是这些仿生机器人,从姿态到语音,还十分机械。
贾湛表示,国内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历史很短,要求机器人完全替代人是不现实的。“大家需要给AI、人工智能、机器人更多时间去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垂直、细分领域真正的刚需,市场就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