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走进长沙“机器人工厂” 看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附图)

红网       2018-02-27

  在党的十九大的号召下,长沙正努力实现长沙制造向长沙创造转变、长沙产品向长沙品牌转变,为建设智造强国贡献“长沙力量”。红网长沙站记者将深入长沙工业园区、产业项目现场,即日起推出“智能制造看长沙”系列报道,带你“参观”长沙智能制造令人振奋的新图景。

  

  广汽菲克焊装车间

  2018年2月23日,大年初八。在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上汽大众、广汽三菱等工厂内,机声轰鸣,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生产线旁马不停蹄地进行装配。

  一年之计在于春,只争朝夕促发展。不少市民还未从节日的气氛中走出来,长沙经开区许多企业已经开足马力抢抓生产,三湘大地处处涌动着复工复产的热潮。一辆辆标有长沙制造的新车正从这里生产驶出车间,驶向全国。

  作为工业的集大成者,汽车工业一直引领着科技进步。

  2017年,长沙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产值达1011.6亿元,成为湖南省首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这种增长来自于广汽三菱等车型版图的扩张,也来自于智能制造的驱动。

  一辆白车身49秒完成焊接,一台新车89秒完成总装下线?在广汽菲克的长沙工厂中,自动线混线生产的焊装车间堪称“机器人工厂”,车间拥有491台意大利进口柯马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达到75%,其中,技术上国际领先的总拼工位由18台机器人组成,最快49秒可完成一辆白车身焊接。

  这是智能制造发展的缩影,智能制造漂亮“组合拳”正在给长沙经开区的发展加速。

  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们穿着干干净净,在电脑显示屏前进行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取取件、自动发货……博世长沙拥有湖南省首条工业4.0生产线,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整条生产线34个工序仅需5台机器人和2个工人协同工作,真正实现“智能生产”。

  作为引领长沙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翘楚,博世汽车让市民在家门口见识到真正的“工业4.0”。智能机器正在取代人工。

  “机器换人”成就“黑灯工厂”

  “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中描述智能制造所必备的元素。在长沙经开区,汽车行业已成为区域最大经济支柱产业的背景下,其对产能的高度需求让机器替代人工拥有广泛的实际运用与市场潜力。

  “机器换人”正逐步帮助广汽三菱完成新旧动能转换。

  “四大车间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改善了劳动强度,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广汽三菱生产部负责人说,汽车产业已成为长沙经开区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

  这位负责人还说,“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要辞退产业工人,而是通过培训,引导产业工人由体力型向技术型人才转变,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通过大量使用机器人焊接和测量,上汽大众长沙工厂每1分钟就能下线一台合格整车,被称为“分钟工厂”。“大型零件的传递也都是由机械手完成,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将零件搬运到工位上,避免了人工搬运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钢板变形或刮伤,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上汽大众长沙分公司负责人说。

  三大要素打造“智能制造”新格局

  那么,长沙经开区何以能打造“智能制造”新格局?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三大要素:

  首先是抓住了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点,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区,利用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着力发展现有的具有主导性的核心产业,为发展智能制造业提供了基础保障与平台前提。长沙经开区砥砺奋进,以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以博世工业4.0项目为重点示范,以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为引导,全面带动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即立足现有主导产业,积极寻求智能制造发展的结合点,着力打造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链,推动智能装备业,发展智能服务业,将需求端和设计端进行有效链接,着力创新驱动,努力形成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概念。

  其次是形成了科学、高效、协同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模式。长沙经开区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同创新”,通过引导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当好主角,激发广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热情,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智能制造深入发展。最终,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链各个主体和各类资源环环相连、共生共荣的发展体系,信托“工业云”“大数据云”,真正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智造模式,探索出了符合湖南实际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再者,持续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资源要素有机整合,做实与优化了智能制造产业链。现在,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4家、省级智能制造车间3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8家,培育了博世工业4.0、三一智慧工厂、上汽大众以及广汽菲克等一批智能制造的标杆。同时,长沙经开区着重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创新要素、部署创新链,加紧引进一批智能制造高端产业和重点项目,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工业企业,着力做实智能制造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工作。

  “力量之都”迎来“智造之春”

  在过去的一年里,“力量之都”长沙经开区迎来了“智造之春”。

  在2017年9月全省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省委主要领导称“博世汽车是家门口建起来的‘工业4.0’样板工程”“上汽大众、蓝思科技、博世汽车等企业都是智能制造的典范”。

  截至2017年底,长沙经开区共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企业5家、省级智能制造车间1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43家。

  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智能制造峰会暨智博会上,长沙经开区专设“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专题论坛”,率先发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

  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智能制造峰会暨智博会上,长沙经开区专设“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园区专题论坛”,率先发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25)》,并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联讯图创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现场签约,构建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成为“惊艳”峰会的亮点。

  据规划显示,2021年,长沙经开区将依托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建设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应用基地、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打造世界级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基础,构建智能制造人才高地,支撑5000亿国家级园区建设。2025年,将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全面实现智能化转型,打造三个千亿以上产业集群,建成“湖南第一,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而今的长沙经开区,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转换关键期,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关键期,破解“空间瓶颈”之困关键期。正以区县一体优化资源配置,以两条底线强化基层基础,以“两主一特”锁定产业方向,以智能制造点亮创新之路。

关键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