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鄂州铆焊工“焊接”中马友谊

鄂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2017-11-23

p>

  “还是工匠精神。”吴军奎略想了下,顿了顿,但仍没有停下手上的活。“可能是一种计较吧……”他想了半天如是说。

  “计较?”

  “你看,‘匠’里有一个‘斤’,我想或许是对自我的‘斤斤计较’,也可以说是‘较真’吧……”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办公室,吴军奎正在电脑前画设计图纸,如何才能把焦罐设计得最合理?而这已经是他修改的第8个版本了。

  吴军奎,鄂钢扬子重型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从1992年至今,从铆焊工到工程师,他的工作从未离开过车间,也从未离开过扬子。“对自己的技术斤斤计较,更重要的是要同时具备创新意识。产品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应该创新的地方。”对于工匠精神,吴军奎有着自己的诠释。

  “一带一路”上的“斤斤计较”

  吴军奎与机械打交道有25年了,这些年生产线上的大小项目他没少操心,也没少跟自己“较劲”。

  2016年,扬子承接了为中马友谊大桥造桥墩钢护筒项目,这也标志着扬子成功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

  高兴过后,困难接踵而来。中马友谊大桥是世界上首次在珊瑚礁上建的跨海大桥,而该大桥近200根桩体和27个桥墩基础都不得不建在珊瑚礁上,施工难度非常大。

  如何既保证桥基施工,又防止珊瑚的生长环境不被破坏?技术方案修改过多少次,吴军奎也记不清了。

  连续2个月,包括春节,吴军奎一天都未休息。画的一张张图纸在一次次实验中被自己推翻重来。吴军奎说:“焊缝必须做到零缺陷,因为海底情况复杂,如果焊缝有缺陷,会产生筒底断裂现象,那么一切的努力就前功尽弃,延误了工期,更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一次又一次,为保障质量与工期,吴军奎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技术与方案讨论会,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每一道工序的工艺方案,克服了制作过程中一系列技术问题,保证了项目的成功交付。

  “要想做到完美就必须拼尽全力不能松懈。”这是吴军奎跟自己立下的誓言。

  中冶连铸公司使用的中间罐产品找了很多公司,但使用时间长了,罐体容易变形,不少成了废罐,中冶连铸希望扬子能帮助解决此问题。

  吴军奎利用半年的时间经过反复研究和计算,推翻了传统的工艺方案,改用新工艺。“这么较真干嘛?一个小问题研究大半年,试了又试,改了又改,何必呢?”不少工友认为之前公司的中间罐销量挺好的,不改也没什么大问题。

  面对工友的质疑,吴军奎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制作完工后,整体中间罐上拱,解决了传统中间罐存在的弊端,满足了用户需要,现在中冶连铸公司只要有中间罐订单就直接交给扬子公司制作,这一技术也成了扬子的独家专利技术。今年4月份,安徽济钢慕名而来要求扬子公司承接他们的中间罐制作订单。

  吴军奎说:“对企业而言,创新是发展动力;对个人而言,创新是一种本能。”顶得上拿得下的“土专家”

  同事赞誉吴军奎是“土专家”可谓恰如其分,他连续5年获得扬子重机公司技术管理创新一等奖,为公司创造效益达500万元以上。

  不少同事都说,吴军奎点子多,搞不懂、弄不透的找他保准没错,而且关键时刻能顶得上,拿得下。

  鄂钢炼钢厂的水冷轴承座,每次承接的批量大,工序多,加工周期长。尤其是水槽部分的加工困难又费时。

  针对这种情况,吴军奎对水冷轴承座的结构进行工艺改进。改进后水冷轴承座下料尺寸变小,每件节约钢板4.3公斤。改进前水槽需铣床加工,每件需3.5小时,按每小时24元计算每件加工水槽费用84元。按批量300件计算需加工1050小时,加工费用25200元,而改进后的水槽不需要再加工了。

  通过对水冷轴承座的工艺改进,既节约了材料成本,又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缩短制作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家对吴军奎佩服不已。

  每次项目工程图纸一下发,他首先考虑的是为生产制作腾出更多的时间,尽量缩短编制工艺时间。对于每张图纸,力求工艺编制细致合理,让操作者能一目了然,不走弯路。在公司承接的“中冶南方日照钢铁”项目中,29套部件共计1600多张图纸。为了赢得生产制作时间,他一连三天加班加点,睡觉时间加起来没有超过6个小时。每张图纸工艺编制直接影响材料的损耗和生产的效率。对此,他总是想得比别人多一些细一点。

  而对于复杂程度高的图纸,他每次编制工艺时都要写出详细技术方案,与生产一线操作者面对面进行技术交底,让操作者明白制作顺序,重点尺寸控制点,确保产品保质保量完成。

  破格而出的工程师

  今年,公司职称评聘在吴军奎是否可以“破格”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赞成破格评为工程师的同事认为:吴军奎虽然没有本科文凭,但他确实为生产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他的能耐比某些徒有虚名的工程师们强百倍。就凭他这几年创新创效成果、凭他为改制后的扬子重机公司打开金属结构件市场所作的努力,破格一回谁还能有意见?

  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大多是说吴军奎根本不够评聘工程师文件所规定的硬性条件。

  而作为当事人的吴军奎倒好,这些年来一直把评职称一事置之身外。

  “不就是一张纸,难道评不上工程师就不做事了?”工作了二十个年头的吴军奎并不是不看重这张证书。只是他比谁都清楚,自己一无科班学历,二不会ABC,与其费这个神去评这些东西,不如把时间用来多消化些图纸。

  “如果像吴军奎这样有技术、有能力、有贡献的人不能评为工程师,那评工程师还有什么意义。”公司领导的一席话让争论的会场静了下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人才脱颖而出。就这样,吴军奎的工程师身份定了下来。

  吴军奎说:“既然干这一行,就扎扎实实地干好,要耐得住寂寞,只有沉下心来埋头苦干,我们的制造业才能越来越好。我希望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年轻人,更希望把这份理念传给他们。”

  记者胡倩

关键词:铆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