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阜阳检修车间的练功房里,总能看到一名身穿蓝色工装、头发微卷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技术上的进步,焊接工人张明明一有时间就泡在练功房里,练习焊接技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经过日日夜夜的练习、张明明的技术得到了积累,并在2016年的全国铁路系统电焊工技能大赛中夺得了第一名。
高铁、动车、机车的所有焊件都不能有瑕疵,张明明的工作就是缝合机体裂纹,为火车头这一"心脏"进行"缝合"手术。200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张明明远没有如今这般熟练。张明明18岁时从苏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被分配至合肥机务段阜阳车间的电焊工岗位。由于在校期间学的是机车检修及应用专业,学习焊接技术,张明需要从“零”开始学习。
焊接看似简单,深入学习才知道其中大有文章。对于学习焊接,张明明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在得知要去电焊工岗位后,他立刻借来《焊工工艺学》等书籍恶补理论知识。同时,他深知,光有理论还不够,一名优秀的电焊工更需要的是实战经验。于是,他成了练功房里的常客,整日除了上班、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练功房里操练焊接的基本功。
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张明明有时也会觉得单调,但却时刻都没有放松,“单位每周、每季度都有考试,刚开始我一直拿不到好成绩,有一次甚至拿了倒数。自那次考试以后,我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反复提醒自己多加练习。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阶段性目标,先在车间、段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争取参加更高规格比赛的资格,如铁路总公司机务系统的焊接技能比赛。”
自参加工作之后,每天他都比同批焊工多练习四、五个小时。从第一次焊接作业的“歪歪扭扭”,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张明明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在全段焊工技能比赛中,这位建段以来参加熔焊工技能“比武”年龄最小、工龄最短的新人,取得了全段第二名的成绩。2011年,在同批入职的工友中,他又率先考取了技师资格证。张明明手臂上有几处伤疤,都是焊花飞溅时落下的印记,“每天完成工作后我就去练功房练习基本功,一开始操作不熟练,经常会有失误,但是我始终相信会慢慢变好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5年,张明明在铁路总公司机务系统焊接技能比赛的车间、机务段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合肥机务段参全国比赛。这种比赛主要考察焊接基本功,而非仅仅是工作中的焊接技术。由于缺乏大型比赛的参赛经验,合肥机务段为张明明请来了曾在中华焊接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张师父,对张明明进行赛前指导。“中华焊接技能大赛是全国性铁路系统的一级比赛,张师父的指导我一直没敢忘,我要多多向他讨教学习。”
自2015年12月开始,张明明就全面进入“备考状态”,几乎每天都练习到深夜。那段时间里,张明明的妻子每晚都会开车来接他。在此之前,张明明的妻子不是很理解他的工作。“在我老婆看来,我是铁路工作人员,哪里会很累。在她亲眼目睹了我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每晚下班回家就累得想睡觉了。”
几个月密集而专向的系统培训为张明明在大赛中的发挥添了一把火。“2016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我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张明明打开手机,展示他储存在手机相册里的证书照片,“这是我们机务段第一次有人在这个比赛得到第一名,我感觉离目标越来越近,练功也越来越有动力了!”比赛结束后,张明明迅速有了新的目标:向张师父看齐,争取早日有机会参加中华焊接技能大赛。
现在的张明明已是阜阳检修车间的“大师傅”,工友们遇到高难度的操作都会去找张明明。在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他都会耐心地帮助工友们解决难题。去年,张明明家添了“二宝”,谈到孩子,张明明满脸幸福:“现在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回家带孩子了,虽然每天下班后还是会在练功房待一阵子,但我现在下班后依旧精神满满,回家后督促督促老大写作业,给老二换尿布。”
一套蓝色工装、一个电焊面罩,这是检修车间里焊接工的标配行头。细心、专注是张明明成功的秘诀。每天八点来到单位后,工友们将需要检修的火车头进行拆解,张明明就拿着检修单,对着火车头的零件进行一一检查,看到裂纹就拿起焊枪进行缝合,这一套过程下来得耗费两到三天,“一到家就想躺下休息”已成为常态,但每完成一个火车头的检修,张明明都很有成就感,“就好比完成了一项大手术。”
在十六年里,张明明始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奋战在检修车间一线,“我现在所拥有的幸福都是我拿着气割枪、焊枪奋斗出来的,未来也是如此,我要继续学习下去,更上一层楼。”(史睿雯 徐慧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