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装上“眼”和“脑” 焊接更高效

焊接之家       2018-02-11
白色焊件摆放位置多次变化,灰色机械臂“观察”片刻,均能“聪明”地找到同一焊点,按照规划好的路径进行焊接……

  \
日前,在高新区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基地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研究所所长刘佳君正在演示其创业项目产品——免示教工业机器人,引得客商啧啧称赞。

  用相机观察、定位焊点,用程序模仿、规划路线,依托清华大学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人才优势,免示教机器人这一前沿技术在我市从构想变为现实。

  近年,“机器换人”渐成制造业大趋势,高度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成为投资和创业的热点。

  刘佳君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大型企业应用较广,是因为其生产的多是大批量标准化产品,大量重复性动作可以由工业机器人高效完成,从而形成规模化制作的成本优势。“编程,是教会工业机器人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序。”刘佳君说,对于一些复杂的加工件,仅编程就需要一星期,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出于经济性考虑,会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人工加工方式。

  是“痛点”,更是创业切入点。在清华大学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孵化下,包括刘佳君在内的3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联合成立了洛阳清控机器人有限公司,并和清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技术合作,引入国际先进视觉识别技术,成功研发了免示教工业机器人。

  该产品免去复杂、耗时的编程环节,只需要在程序中输入焊件三维参数、设定焊接轨迹,机器人通过视觉识别即可自主寻找焊点,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焊接,从而大大降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技术门槛。

  目前,该系统已完成关键程序的样机调试,进入中试阶段,未来在工程机械、船舶制造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我们正在和一家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进行合作,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洛阳各企业全面推广,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刘佳君信心满满地说。

 

关键词:洛阳, 先进,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