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机器换人”后效率普遍有所提高

焊接之家       2017-12-13

南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对企业“机器换人”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实地走访调研了10余家代表性企业,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家企业进行摸底,涉及通用设备、汽摩配、铝型材、金属加工、电子通信等多个领域。调研报告显示,通过“机器换人”,企业普遍获得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能耗降低的良好效益,但中小企业“机器换人”仍面临资金不足,技术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和激励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机器换人”后效率普遍有所提高

据介绍,调研组深度走访了佛山制造企业10余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00家企业情况进行了摸底,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其中,年产值超过4亿的大型企业19家,占10.9%,产值介于2000万至4亿元的中型企业122家,占70.5%,小于2000万的小企业17家,占9.8%。调查显示,4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83.6%的企业使用了工业机器人以外的其他智能设备。

报告显示,促使企业“机器换人”的最大动力是提高生产效率,高达71.1%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最重要的原因中选了这个选项(多选题),其余46.8%的受访企业选择了“提高产品质量”,还有33%的企业选择了用工成本高,16.8%的企业选择了招工难。

“这说明,企业并非被动开展 机器换人 工作,更多的是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主动升级。”研究报告相关负责人说。67.3%的受访企业表示,“机器换人”让生产效率提高10%-30%,19.3%受访企业表示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下,8.8%的企业表示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劳动密集型企业很想“机器换人”

调查显示,33%的企业在开展“机器换人”工作最重要的原因中选择了用工成本高,16.8%的企业选择了相应工种艰苦、危险,招工难,这些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换人”意愿较为迫切。

据佛山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到2015年,佛山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从1836元涨到5151元,年增长幅度达10%-15%。用工成本迫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用机器来替代人工。

据悉,随着近些年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外迁和转型升级,佛山地区用工荒已经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用工成本持续增加的趋势却没有改变。另外,部分危险和艰苦的工种仍然存在招工困难。例如卫浴洁具的喷釉工序,现场粉尘大,月薪上万都很难招到人。

机器换人则让大部分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调研数据显示,52.1%的受访企业表示实施“机器换人”后,企业用工减少10%-30%,40.4%的受访企业用工减少10%。例如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引进三条全自动氧化生产线,减少用工350人,一年用工成本可减少两三千万,3至5年就可以回收技术改造的成本。

资金困难制约中小企“机器换人”

调研显示,佛山企业“机器换人”积极性高,特别是部分示范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取得巨大的成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得佛山的工业机器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仅2016年就增长超过2000台。

不过,对于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开展“机器换人”依然面临一些困难。最突出的还是“机器换人”成本太高,企业投入资金困难。60.8%的受访企业表示,制约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的主要困难是资金困难。据悉,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一般较高,一台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加上系统集成改造和控制软件的费用,动辄需要几百上千万,一条智能化的生产线更需要上亿元的投入,而收回成本却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佛山市机器产业创新协会副秘书长邱思明表示,现在一些企业主,特别是中小企业主大多是50多岁的人,对机器换人这种新事物缺乏了解,没有动力去投入改造。机器人行业协会有心去做,但力量有限,政府部门在机器换人的宣传和推广上还应下更大的功夫。

建议:多措并举破解困境

调研报告也对佛山企业“机器换人”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例如,资金困难是制约佛山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最大的困难。要破解这一瓶颈,单靠扩大政府资金投入或者企业自身融资都无法解决,而需要多措并举,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产业、金融和财政政策组合。

此外,还需要加快“机器换人”人才培养。例如鼓励企业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能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自动化、软件开发等高技术人才。三是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建立技术研发、工程技术、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四是用政府补贴等方式增加一线高级技工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佛山工作。

关键词:效率, 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