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钢修建(维检)公司焊接高级技师邢伟家的工具箱里,堆放着二三十个焊件,那都是他参加各级焊工技能大赛后切割下来的竞赛作品,大部分是自己的,也有别的选手的。焊件上生的锈被细心地打磨掉,每一件都纤尘不染。邢伟说他闲暇的时候就拿出来瞅、比较,琢磨怎么做到最好;再寻思改进什么方法,半个小时能焊完的活,两分种能不能完成。别人觉得焊工这行特别苦,邢伟却认为它“特别有意思,融化的铁水被你控制,听你摆弄,你想让到去哪儿它就去哪儿,就象画画一样”。为了把这张弧光夺目、焊花飞溅的“画”画得比别人好,邢伟把自己“焊”在了焊枪上。
焊接技术比的是手劲儿稳,他给手腕捆上沙袋悬空持枪,练习指哪点哪。焊工不仅是技术活儿,更是体力活儿,对耐力的要求非常高,或站或蹲,经常干起来就连续几个小时,不能倚不能靠,怕影响精度。邢伟抽空就练习站功和蹲功:站着坐车,蹲着吃饭,总之能不坐就不坐,躺在床上还要练上一阵子“仰脸焊”作业的姿势。为了及时给头脑“充电”,不管多忙多累,只要一得空儿,邢伟埋头“啃”起厚厚的专业书籍,或者利用手机稳微信群跟省内外的焊接技术高手交流学习,“焊工的工具、材料还有操作方法发展很快,光吃老本干不出漂亮活儿”。
妻子和朋友都管他叫“疯子”。也许真的是不“疯魔”,不成活儿,2003年,邢伟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青年职业技能大比武焊工组竞赛上一举夺魁。此后几年,他多次在本钢、
本溪市、辽宁省乃至全国的焊接技术大赛中摘金夺银,2006年被授予辽宁省技术状元称号,2009年被授予辽宁省焊工技术能手、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称号。
经过几年高强度、高水平的备赛、比赛、交流学习,原本以细心耐心见长的邢伟在技术水平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不但技术更为精湛,更重要的是焊法特别全面,对国内外最先进、最前沿的焊接技术心稔手熟,在现场随机应变解决各类疑难问题的能力十分突出。“现在本钢的焊工队伍退步了,不出人才了。青年人怕辛苦、嫌待遇低,都不乐意干焊工,再加上老师傅陆续退休,可能整个本钢的焊工高级技师只剩我一个人了。”
于是,每当生产中遇到急难险重的焊接任务,“焊将”邢伟不等别人来找,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次,一台设备上的不锈钢油管出现裂口,管道只有成人的一根小手指粗细,管壁仅0.8毫米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把管子焊漏,或者将冷却凝结的铁疙瘩掉入管中造成堵塞。现场的条件限制只能用最传统、也是最容易出现人为失误的电焊作业来解决。面对这个比竞赛科目还“刁钻”的焊口,邢伟一挥而就,管道一次打压成功。围观的人群竖起大拇指,“真功夫!”
本钢新建氧气厂至炼铁厂长达3050米的富氧管道安装制作工程,要求每道焊缝的内外质量都能够通过探伤的最高级别--100%超声检验,邢伟担起焊接质量监督及技术指导的重任。他将所有管道的焊口对接设计成坡口形式,确定了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的焊接工艺,并对参与此次焊接作业的工人进行技术考核,达标才能进行操作。在严格的把关和操控下,邢伟带领的队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大家赞叹:“再难干的焊活,只要有老邢在,大伙儿就放心。”
邢伟说:“我不愿把技术‘捂’在自己的口袋里,我愿意与工友们分享我经验,哪怕是我失败的‘经验’,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记者手记: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真正的工匠眼里,将99%提高到99.99%与从60%提高到99%是一个概念。而与工匠精神相对的,则是“差不多精神”--满足于90%,差不多就行了,从不愿追求100%。
这种“差不多精神”的形成,既有职工个人层面的原因,也有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经济细胞的企业层面的原因,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企业,尤其是企业家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即时利益,而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所致。我们可以相像在一家富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中有滥竽充数者的存在,却无法想象一家充诉着“差不多精神”的企业会涵养造就出一批批敬业、专注、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来。
所以说,倡导和践行工匠精神,不应只停留在个人层面,更应当落实在企业层面。
焊接之家转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焊接之家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