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这根钢柱已经废了,在我这可还有得救呢。”用手指摩挲着钢柱表面的一道道刮痕,海矿公司高级技师刘文伟的语气里有些许骄傲。
翻翻刘文伟的简历会发现,能挂在他名字前的荣誉有很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工程技术”特殊津贴专家……但在刘文伟眼里,他只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焊工。
1984年,20岁的刘文伟在待业两年后顺利通过了石碌铁矿的焊工技能考试,正式成为一名焊工。“别小看焊工,这可是个技术活。”刘文伟笑道,当初年轻气盛的自己因为一直无法提升技巧,甚至想过放弃,“好在慢慢沉下心来磨练,最终爱上了这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刘文伟这一坚持就是33年,不论是荣誉加身还是职务改变,他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由于铁矿的特殊性,咱们公司的焊工并不像普通焊工一样在常规环境里工作,‘上天入地’都是常事。”
刘文伟的话并不夸张。2010年,石碌铁矿的开采逐步转入地下开采,排水系统的铺设成了紧要任务。而刘文伟领衔的焊工部门需要被吊车吊到距离地面近百米的高空上进行焊接操作,而最危险的并不是高度,而是温度。“空中没有遮阴的地方,还要穿着厚厚的工服,在四五十摄氏度的工作环境里,一待就是一天。”回忆起工作的时光,刘文伟还打趣说,在高空中还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随着海矿公司地下开采工作的深入,下井抢修开采机械成了刘文伟和同事们的家常便饭。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袭琼,矿井发生了透水险情,价值600万元的大型机械被困井下,随时可能报废。接到任务的刘文伟二话不说,带着团队就下了井。“井下没有信号,整整48小时几乎处在‘失联’状态,家人的担心也只能放在一边。”两天两夜的奋战,让刘文伟身心俱疲,却不影响他将抢修成功的机械开回地面,不仅避免了险情的进一步恶化,也“抢”回了公司的损失。
就是这样“上天入地”的刘文伟,在从事焊工工作的33年里,他带领的团队共完成设备事故抢修57885台次、小修2235台次、临修705台次,共使用焊条达40吨,同时节约成本960多万元。而他带头申报的152项小改小革项目,还创造了496万余元的经济效益。
如今在海矿公司,只要是焊工都会尊称刘文伟一句“老师”,因为目前工作在一线的焊工,无不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其中包括4名高级技师、16名技师和20名高级技工。利用本应休息的假期和周末,刘文伟还会受邀前往各地无偿授课,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传承了工匠精神的焊工。
33年里凝结下的纯青技艺,刘文伟还用到了变废为宝上。“采矿机械都是高消耗,用得多坏得快,就这么丢了,太浪费。”本着匠人的执着,矿场里用坏的机械都送到了刘文伟的手上,通过自学加琢磨,不少本应报废的机械被修葺一新,重新投入到生产一线。
在刘文伟的带领下,PC-600反铲铲斗修复工艺、露采焊接反铲大架修复改造和反铲斗修复改造等27项技术革新项目孕育而生,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产值。也难怪海矿公司的职工都说:“有老刘在,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用指尖的触感默默记下液压泵钢柱上的刮痕,刘文伟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33年来接受焊接火光的“洗礼”,他的眼睛既近视又老花,即便精力依旧旺盛,也不得不感叹时间留下的印记。
“这钢柱送到我徒弟手里也能焊得原模原样,我教出来的焊工,技术和我一样好!”刘文伟的自信,来源于信任,也来源于他对工匠精神传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