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工程建筑领域,湖南人也是蜚声中外。有一个公司,被业界称为“能建湘军”。公司能工巧匠如云,在新疆被誉为“常胜湘军”,公司承建的多个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电力行业优质工程等,1项工程荣获“鲁班奖”并入选“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获得全国建筑行业最高质量荣誉。
这个公司便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火电建设有限公司,自1952年成立来,筚路蓝缕,公司现已成为“全国电力建设优秀施工企业”、“湖南省百强企业”,入榜2016年度中国建筑业成长性企业200强。公司跨湘江,上天山,越青藏高原,入太平洋,从湖南走向全国,迈向国际,“能建湘军”声名鹊起,闻名天下。
“能建湘军”是怎样炼成的?9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市雀园路的公司总部,一探究竟。
蓬勃向上的员工风貌。
“焊王之王”:吃得苦,霸得蛮,做到最好
2011年,湖南省火电建设公司从国家电网公司整体划转至中国能建。2014年,更名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火电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火电”)。
公司里有个名人周建雄,国际焊接专家、全国劳模,被誉为“焊王之王”。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高手们的师傅。6月30日,2017年国际焊接大赛落下帷幕,以周建雄为总教练的中国能建代表队夺得大赛团体金奖,从参赛的73支国内外团队中脱颖而出。这是周建雄在能建湖南火电从事电焊工作近30年来所获得的无数荣誉中最重要的一项。
周建雄率中国能建代表队在2017国际焊接大赛上夺得团体金奖。
1988年,22岁的周建雄进入湖南火电从事电焊工作,因年龄偏大,同事们并不看好。他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天必须比别人多练50根焊条。起初,强烈的电弧光一次次刺伤了眼睛,眼睛肿得像熊猫一样,但是,上一点药水,他就咬着牙坚持下去。在练习立焊、仰焊时,飞溅的铁水、焊渣烫着皮肉,有时还能自己闻到自己的肉香。为了把技术练好,这一切的苦,他都忍受着。他总是默默地告诫自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经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多次技术难题的考验,6年后,周建雄在公司内声名鹊起,成为湖南火电响当当的一流焊工。
居高声自远,风光在险峰。秉持着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性格特点,周建雄从未停歇探索的脚步。一路走来,不断攀越技术巅峰,并在一次次赛场的弧光中提升自己。1999年,被破格提升为焊接技师;2001年,周建雄参加国际焊接协会举办的国际焊接专家考试,荣获“国际焊接专家”称号。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2013年3月,“周建雄创新劳模工作室”正式成立,现共有各级劳模、技术能手11人、高级技师9人、高级工程师3人,技师(工程师)10人,工作室被授予“技能湘军培养摇篮”荣誉称号。他所在的焊管工程公司还有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姚罡,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马任常、彭文卫等焊接专家,他们带出了一批批焊接技师、技术能手。
周建雄劳模创新工作室。
正是有了这么多能工巧匠,公司承建的多个工程才获评全国奖。在获得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国电湖南宝庆电厂一期2×660MW机组工程中,
湖南火电决心在家乡父老面前一展身手,焊接专业更是派出了最强大的阵容和实力:公司共有全能高压焊工49 名,仅这个工地就派出了24 名,精彩的才艺大比拼每天上演。480个日日夜夜,焊接人员共完成锅炉焊口40000个,汽机房焊口10000个,锅炉密封50000 米……从水压试验到“168 试运行”,所有焊口焊缝无一泄漏。
湖南火电建安总承包的国电宝庆电厂2×600MW工程。
“常胜湘军”:开疆拓土无国界
今年8月底,由湖南火电承建的新疆天富北电厂2×660MW项目1号机组并网发电一次成功。至此,湖南火电承建的哈密、宜化、天山铝业、天富、奎山五大火力发电项目,自东向西形成了一条横贯天山北麓的火力发电机组在建项目链。
这是湖南火电坚持“向西走、上天山”战略后结出的丰硕成果,这是一条“常胜湘军”沉甸甸的“事业链”。
去新疆!在重重危机下,2006年,湖南火电人选择了这条市场新路。当年公司顺利中标新疆天业自备电厂4×135MW 机组工程,打响了进军新疆市场的第一炮。2008年10月,仅仅不到15个月的有效工期(不含冬休期),公司即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一时间,整个新疆电建行业乃至工业界为之震动。一支由60余人组成的观摩团从天山南北来到石河子,实地参观,以求眼见为实。参观之后,代表们为之惊叹,“常胜湘军”的名号自此在遥远的西北大地不胫而走!
干好工程,自有市场。新疆宜化、天山铝业、宝塔石化、国投哈密、新疆天富、阿克苏电力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向湖南火电伸出了橄榄枝。一时间,公司人马一批接着一批调入新疆,被员工戏称为“重走丝绸之路”。目前,在广袤的天山南北,数以千计的湖南火电人正辛勤地耕耘着这块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湖南火电承建的新疆哈密烟墩风电工程。
从湖南走向全国不易,从中国走向世界更难。2006年5月3日,湖南火电首批员工进驻印度撒迦迪(Sagardighi)2X300 MW燃煤火电厂现场,揭开了湖南火电人在印度辛酸的“拓荒史”。这是公司首个涉外工程,是公司实施“走出国门”战略的第一步。
语言不通、市场不熟、风俗习惯不清楚、政策法规不了解、高温、闷热、蚊叮虫咬……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摆在面前。公司员工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便将汽机本体工作一气呵成。2008年4月8日当地时间22时08分,印度撒迦迪电厂工程顺利完成14天连续试运行移交生产。机组良好的运行指标令印度业主由衷地赞叹:“这是我见证过的众多机组中最好的一台机组!”
从印度起步,公司国际业务逐渐实现了区域性拓展,覆盖了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上尽情展现着“能建湘军”的风采。
转型升级:不断突破赢主动
骁勇善战,注重奖赏,历史上的湘军终成不朽功名。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始终能把握大势,不断突破,赢得主动,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能建湖南火电人终成“能建湘军”的法宝。
2013年,面对电力市场需求急剧下滑、电力结构调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董事长、党委书记乐周礼,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维国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把握大局,拨开迷雾,主动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带领公司继续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着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和商业模式转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取得较好实效。产业结构布局实现了新突破:国内市场实现了EPC、PC总承包项目的突破;局部实现了公司非电业务的新突破;国际业务实现了区域性拓展;商业运作模式进行了新尝试。
2016年5月27日,湖南火电与株洲市芦淞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公司紧紧依托中国能建集团投资公司、葛洲坝集团、中电工程顾问集团三大投资平台,促成多边合作关系顺利达成,跟踪的多个投资项目逐项落地,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显现,现已形成火电工程、电网工程、新能源工程、电力服务、非电工程等五大业务板块。
乐周礼表示,通过承建国家重点工程,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确保工期、安全、质量、信誉,公司确立了行业龙头地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制定公司领导班子四风问题整改方案,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四无”目标,有力保障了公司的健康发展。2016年,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41.9亿元,完成营业收入32.42亿元,利润3413.26万元,分别是2010年的4.16倍、1.96倍、3.45倍,发展势头良好,今年营业收入可望突破40亿元。
4000余名湖南火电人以敢为人先的气概勇闯市场,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求变,今天湖南火电人正以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崭新面貌,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建和谐企业,展文明形象,促经济发展,谱写新篇章!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焊接之家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