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联合开展的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最新结果显示,鉴于过去10年实际薪资增长了一倍以上,制造业者正采用自动化技术、投资研发、新添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工厂急着转向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有两大原因。一是中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廉价劳动力天堂,二是产业的升级变得更为关键。
2017年以来,无人机公司集体飞入行业应用领域。一方面业内普遍认为消费级市场出现了增长瓶颈;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中,行业级无人机开始产业化,从农业植保到电力巡检、航测,都可以看到无人机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激增人口与有限耕地矛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全球农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寄希望于机器人技术可以推动农业的变革。由此,农业机器人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
中国市场前景广阔,但家用服务机器人在国内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尚未普及,这是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最主要特点。业内对于服务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时点也是众说纷纭。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国内制造业掀起了一场工业变革的新浪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从近日在天津闭幕的首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了解到,智能科技产业孕育无限生机、带来巨大机遇,是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已成为解决人类共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7月5日,“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消费总量达8.9万台,比2015年增长26.6%。其中,国产机器人共销售2.9万台,同比增长30.9%。
尽管起步晚、但发展快,中国已连续几年稳居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在5日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正处“黄金期”的中国机器人产业何以提高“含金量”,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8.9万台,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