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Facebook联手发布AI生态系统,推出 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ONNX,开放神经网络交换)格式,这是一个用于表示深度学习模型的标准,可使模型在不同框架之间进行转移。ONNX是迈向开放生态系统的第一步,AI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在最先进的工具之间转换,并选...
自动化检验服务提供商Avitas Systems正在和英伟达(Nvidia)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无人机,提升重工业设施的监控,比如快速发现石油钻井平台等设备的异常和瑕疵。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评选年度十大新兴技术。在此前五年的榜单中,3D打印、CRISPR-Cas9、光遗传等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研究中的重要元素。而在今年的榜单中,又有哪些将改变人类的未来?今年报告中的新兴技术包括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的“人造叶子”,以及从空气中获取水的技术,可能很快解决全球上最迫切的问题。
人脸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日益广泛,例如36氪曾报道过,支付宝和京东都推出了“刷脸支付”,人脸识别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机场安检。不过,当你询问别人如何不被机器认出来时,一般人都会说,你傻吗,蒙面就可以。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年的探索,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底子薄、力量弱,应抓住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的契机,借大势、谋大局,努力构建机器人产业新体系。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服务机器市场需求日益强劲。智能化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拓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实现赛道超车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日前,《2016-2017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蓝皮书指出,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各产业聚集区进一步特色化发展,技术融合与创新更加深入,工业大数据对智能制造的赋能效应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