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日益广泛,例如36氪曾报道过,支付宝和京东都推出了“刷脸支付”,人脸识别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机场安检。不过,当你询问别人如何不被机器认出来时,一般人都会说,你傻吗,蒙面就可以。
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年的探索,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而言,我国机器人发展的底子薄、力量弱,应抓住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的契机,借大势、谋大局,努力构建机器人产业新体系。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服务机器市场需求日益强劲。智能化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拓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实现赛道超车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日前,《2016-2017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蓝皮书指出,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各产业聚集区进一步特色化发展,技术融合与创新更加深入,工业大数据对智能制造的赋能效应进一步释放。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速发展,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在不断拓展,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9亿元。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出于提高客人入住体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现在已有不少酒店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可以给酒店带来的想象空间不止这些,它还可以帮助酒店节能降耗、进行精细化管理,乃至创新产品等。
韩国IT服务业三强,三星SDS(SamsungSDS)、SKC&C与乐金CNS(LGCNS)近来积极布局人工智能(AI)事业,前后推出AI平台抢攻B2B市场,此外,三大业者隶属集团的其他子公司也分别推动AI事业,日后或有望将各事业连结,强化AI服务与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