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皮尤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担心他们的工作在将来会被机器人抢走。虽然很多工作面临着被机器人抢走的危险,但是也有一些工作“对机器人有免疫力”,无法被取代。
外媒称,中国企业正在接待用和家用机器人领域加强攻势。正在柏林举行的“2017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2017)”上,中国企业的展品尤为引人关注。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 产业振兴政策,着手大力培育机器人产业。日本企业一直把机器人领域视为“看家本领”,中日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或将越发激烈。
今年的第十一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注入了不少高科技元素。在“互联网+”科技体验馆内,智能机器人“小胖”一亮相就聚拢了众多人气。“小胖,给大家跳个舞呗”,“小胖背首唐诗”,“小胖,今天会下雨吗?”……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想跟“他”聊几句。
扫地机器人在欧美非常流行,但在国内许多人对它的印象不太好——中国家庭户型小、东西多、软装复杂,产品质量又参差不齐,种种这些不同让扫地机器人更像是个智障。
近日,正在德国柏林进行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IFA)备受瞩目,一系列让人惊叹的高科技产品惊艳全场,比如深受孩子喜欢的教育机器人、更为智能的扫地机器人,更加灵活的生活辅助机器人等。只要是跟“机器人”元素有关的展台,都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钢铁侠的飞行方式或许很酷,但说老实话,这种方式也有点不切实际。即便你的中枢肌肉力量像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一样爆表,但把喷气推进器安装在手脚之上,这基本上相当于自寻骨折。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一些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提出 在机器人身上试一试 。
8月中旬的时候,马斯克等 26 国 AI 技术领袖公车上书要求联合国禁止“杀人机器人”的研发与使用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使用和监管的新一轮担忧。现在 AI 已经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以后 AI 难道还要用来杀死人类吗?虽然全球各大 AI 研究机构都在尽量开放自己的成果,促进发展的同时避免技...
面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用工荒,日本服务性行业不得不求助于能够节省劳动力资源的科技技术,对科技的投资不仅将提振该行业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还能推动行业工资水平的上涨。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机器人行业的公司数量从不到300家增加到340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来前景有限的小公司,而传统机械工程行业或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强大玩家还正在进入这一领域。
现如今,机器的工作速度达到人类工人的20倍。到今年年底,将有十多台这样的机器在中国和墨西哥的工厂投入运营。最近,耐克投资了总部位于加州桑尼维尔的初创公司Grabit。该公司利用电吸附(某种静电,在你将头发跟气球摩擦时,会让你的头发竖起来)来帮助机器以新颖的方式来操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