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获悉,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运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对照国际一流标准,推出了涵盖投资、贸易、金融、通关、政府服务等近400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实现跨境投资、跨境融资、跨境发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外币资金池五个跨境金融便利化,着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获悉,天津自贸试验区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自2015年4月21日正式运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对照国际一流标准,推出了涵盖投资、贸易、金融、通关、政府服务等近400项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实现跨境投资、跨境融资、跨境发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外币资金池五个跨境金融便利化,着力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天津自贸试验区产业要素资源丰富、功能齐备、区位优势突出,借助于滨海新区“两区”叠加的发展优势,已成为跨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热门区域之一。天津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批准的租赁创新示范区,聚集融资租赁企业3500余家,租赁资产超过万亿元。区内聚集空中客车、德国汉莎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平行进口汽车进口量和进口额占全国70%以上。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材料新技术、商业保理、股权基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自设立以来,新注册企业5。3万家,其中外资企业2453家,注册资本4431亿元,用占全市1%的面积创造了占全市约12%的地区生产总值、近10%的一般预算收入、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三分之二的对外投资中方投资额、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已成为促进滨海新区乃至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年来,在自贸试验区的共同目标框架下,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各有分工,利用各自优势形成了齐头并进、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天津机场片区打造高端制造聚集区 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在空客、中航直升机等龙头项目的带动下,已有60多个航空项目落户,涉及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租赁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世界500强企业项目5个,龙头项目15个。同时,高端研发、制造、维修、培训等产业在天津机场片区集聚发展。粮油加工、润滑油加工、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企业聚集。世界500强企业卡特彼勒共投资6个项目,总投资超4亿美元,法国道达尔、韩国SK润滑油、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均在区内投资发展。 四年来,机场片区已有3批4家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平台、28家试点企业获批商务部试点,22家仓储企业成为备案试点。率先实施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业务,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率先设立了省级汽车平行进口服务机构,实现进口车检测线同步审批。目前,以滨海汽车城为代表的平行进口汽车销售模式已完成2。0版销售模式开发,正在实现由传统单一的线下展示展销向集线上境外采购、线上金融服务、线上批发零售、统一配送和结算、线下体验、异地交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平台转型。此外,机场片区率先确立了“一中心、多仓库”的发展模式,建成了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和海空港查验场站,京东、菜鸟和唯品会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业务量持续攀升。截至2018年,机场片区跨境电商单量已累计完成1500余万单,占全市总量的近70%,交易额近20亿元人民币。 天津港东疆片区构筑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 经过多年发展,租赁业的“东疆模式”享誉全国,天津港东疆片区的飞机、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在全国占比达到80%以上,并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全国首个保税租赁业务公告出台,飞机跨关区监管、外债便利化改革、离岸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多项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东疆迅速发展成为具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冷链仓储物流功能、综合配套服务区区港一体化的新型开发开放区域。2013年5月18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东疆在全国率先实施国际船舶登记新制度。东疆片区还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国电子仓单系统”试运行的区域。此外,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成功试单并在全区推广,以保税买断出口模式进行货物集拼并成功申报离境。建成了中国北方重要的以海运保税备货模式为特色的跨境电商海港口岸,中国北方首单跨境电商保税备货模式宠物食品进口业务顺利落地。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建设产融结合试点区 四年来,中心商务片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科技及信息技术、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产业。同时,紧紧抓住京津冀产业转移协同、贸易便利化协同、创新驱动发展协同的机遇,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全面对接央企资源。目前,由70多家央企在区内设立的投资类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贸易企业、持股平台等超过400个,总体注册资金超过3000亿元。其中,央企背景商业保理公司已有16家,占全国央企背景保理公司的一半以上。 此外,中心商务片区通过举办产融对接会、业务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对接,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逐步引导资金向科创投资、国企混改、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转移,着力推动区内新设金融类金融项目脱虚向实。目前,中心商务片区已经成为产融结合领域行业聚会的热点地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中国(天津)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中国保险中介高峰论坛等多个全国性会议将中心商务片区作为会议的长期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