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热潮已经开始

all-about-industries       2025-09-05

宝马公司正为中国市场研发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机器人。该公司近日发布的视频显示,其中有一个机械臂可自主定位停泊车辆的充电接口,完成电池充电后自动拔插,并待命服务下一辆车辆。

大众汽车已经在201912月推出了充电机器人概念  图片来源:大众

德国业界对该技术的密切关注已被记录在案。尽管展示的机械臂仍处于研发阶段,但宝马推出的充电机器人让众多中国消费者确信这项技术蕴藏巨大潜力。确实,中国已在今年全面开启充电机器人时代。人工智能与硬件的协同进步,现已实现完全自主的充电机器人系统。整个充电流程——包括车辆充电、支付操作乃至机器人自我补能——均无需人工干预。

多家主流车企正全力推进充电机器人技术研发

华为已展示其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高端电动车型Maextro S800如何通过充电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充电。理想汽车与CGXI公司则建立合作,共同开发可在滑轨上移动的充电机器人,使其能同时为多个停车位提供服务。

极氪汽车与宝马类似,已发布视频展示如何借助充电机器人实现泊车与充电功能集成。该机器人能自主识别电动汽车停靠位置,自动完成充电接口插拔操作,并支持800伏高压快充技术。

充电基础设施专家上海智达公司推出柔性蛇形机械臂机器人,目前已有10台在香港机场试点项目中投入测试,并即将在新加坡和卡塔尔完成首批充电线缆的接入部署。

需求将持续攀升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正带动充电机器人等下游供应链的迅猛发展。目前全国现有车辆中约10%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但这些新能源汽车已占据新注册车辆的半壁江山。随着未来数年燃油车被电动/混动车型大规模替代,加之自动泊车辅助等智能驾驶技术日益成熟,充电机器人需求预计将显著增长。

这一发展态势与中国电动出行市场智能驾驶功能的快速普及相辅相成。当智能电动汽车能在车主处理要务时完成自主泊车,却仍需人工充电则显得不合逻辑。充电机器人由此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新世界构建"闭环生态":自动驾驶汽车或机器人出租车也能实现全自动充电。

中国的充电机器人  (图片来源:Unternehmen

电池制造商的新利润增长点

Tech in Asia报道,预计到2030年中国充电机器人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42.9%。如此增速堪称新一轮产业爆发。在这片新兴却利润可观的市场中,电池制造商展现出极大野心,尤其是宁德时代。其子公司CharGo目前仅部署约100台充电机器人,主要用作示范展示。但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CharGo宣布未来两年计划交付5,00015,000台充电机器人。

国内其他主要电池制造商如国轩高科与比亚迪,也将充电机器人制造视为业务多元化的重要路径。随着锂价下跌导致电池行业利润缩水,加之车用电池领域的竞争迫使企业不断降价,该领域正成为备受欢迎的新利润增长点。

充电站体系的重要补充

即使在中国,充电机器人也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传统充电站。但今年启动的规模化生产正使充电站运营商的投入成本快速下降,采购机器人变得越来越经济可行。CharGo首席执行官Kevin Xu预计,到2030年约20%的新能源汽车将通过充电机器人完成补能,让车主得以完全放松或从容购物。

多家初创企业同样提供充电机器人解决方案,通常专注于超市或商场停车场等特定细分场景。

由北京某小型企业开发的猫头鹰充电机器人,已在该市四座写字楼与购物中心投入运营。尽管供电便利性提升但电价保持不变,使该设备备受青睐——包括市中心世贸中心与朝阳合生汇等项目。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还将有1000台猫头鹰充电机器人进驻全市150个停车场。


关键词:充电机器人;电动汽车;自主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