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将电动汽车的普及之路比作高速公路,那么中国正疾驰于快车道之上,欧洲则以可观的速度稳步前行——而美国则逐渐被甩在后面。
这是安永最新发布的《移动出行透镜预测报告》中的关键结论之一。报告指出,由于联邦政策变动、价格承受能力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缺口等问题,美国大众市场采纳电动汽车的进程预计将更为缓慢。
该报告警示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落后于中国和欧洲竞争者的风险,同时强调尽管全面电动化的道路可能崎岖,但全球终将实现这一目标。
“电动化是未来趋势...尽管目前外界对消费者能否完全适应仍存诸多疑虑,”安永美洲区汽车业务负责人George Lenyo表示,“但《移动出行透镜预测》明确给出了肯定答案——只是这一进程可能比人们预期的更为漫长。”
以下是安永对美国市场的预测:
l 纯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50%的时间点已从2034年推迟至2039年。
l 不同预测情景显示,纯电动汽车最早在2036年或最晚在2042年达到50%的市场份额。
l 随着消费者抢在特朗普所谓“大而美法案”下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前购车,今年预计将出现销售“激增”,随后在2026-2027年出现回落。
l 到2034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可能达到新车销量的34%的峰值。
l 到2050年,预测纯电动汽车将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在中国安永预测,受成本优势及新政推动(如新版汽车排放标准),纯电动汽车将于2033年前占据轻型车销量半数以上份额,凸显中国“正在全球电动汽车转型中领跑”。欧洲市场纯电动普及率在2027年前预计放缓,但到2032年将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安永全球航空航天、国防及移动出行业务负责人Constantin Gall在声明中表示,“电动汽车行业转型正在推进——但步伐并不均衡。美国正面临政策不确定性、高昂成本及基础设施缺口等多重挑战。”
Lenyo指出,关税政策变动及本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的到期等因素,将导致美国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放缓。报告还预测,从2026年起,纯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价格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Lenyo表示,“美国的风险在于,面对近期这些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我们会被甩开多远?我认为整车制造商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他补充说,“制造商必须立足当下,同时持续关注全面电动化的未来趋势,并相应平衡投资布局。”
Lenyo表示,“美国若要提升电动汽车普及率至中国和欧洲水平,必须改善价格可承受性、充电基础设施及消费者教育。当前美国充电行业正加速建设配备便民设施的公共快充网络,但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
Lenyo说,“核心结论在于:电动化是必然趋势,我们看到全球主要市场——无论美国、欧洲还是中国——都将在2050年左右实现这一目标。但具体到美国市场,其推进速度已经明显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