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报告

欧洲汽车工业准备好迎接全球电动汽车革命了吗

Bruegel智库官网       2019-04-03

电气化是改变全球汽车工业的一个关键趋势,特别是在越来越多的减少碳排放努力的情况下。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对未来全球电动汽车(EVS)的部署作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对于欧盟来说,汽车行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无论是在电动汽车的制造还是在市场的部署方面,它都已经落后了。

在四个主要趋势的推动下,汽车行业目前处于全球变革的中心:电气化、自动驾驶、共享和联网。虽然这些相互关联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明显可见,但它们的充分部署还没有得到保证,被公众接纳的程度也还不高。

该报告调查了在电气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欧洲汽车工业的地位。结果对欧洲来说是令人鼓舞的:虽然欧盟公司进入全球电动汽车竞赛的时间很晚,但它们赶上并充分利用这一变化还不算太晚。

欧洲汽车制造商可以依赖于庞大的内部市场、在汽车制造方面的长期经验,以及在各种传动动力系统技术上多样化的研发项目和专利组合。但是,如果欧洲想要在全球电动汽车竞争中取得成功,它的汽车工业将不得不保持更高的速度,以应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竞争。欧盟公司并不是电动汽车的先行者,它们将不得不在新的电动汽车技术上进行更大的投资,同时更快地减少它们对现有ICE技术的公开。太多的重要公司,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仍然主要或甚至完全专注于ICE技术。欧盟缺乏能够从电动汽车电领域中获取价值的强大参与者。

欧盟汽车工业要面对并理想地推动全球电动汽车革命,并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中占据关键地位。但应具备适当的框架条件,以保证汽车公司对电动汽车进行更雄心勃勃的投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应利用有利于清洁技术而不是传统技术的补贴、税收和公共采购来刺激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普遍清洁技术的需求。在供应方面,政策中应包括对下一代清洁技术的公共研发支持,包括对最新技术投资的支持和对将传统技术转化为清洁技术的支持。决策者还可以通过制定效率标准来支持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清洁技术。最后一点是,可以执行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基础设施的部署:包括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充电站和改善使用情况。


欧盟和欧盟成员国都在越来越多地讨论和制定政策,以支持电动汽车的部署。然而,挪威和中国电动汽车政策的做法表明,零敲碎打的干预措施是行不通的。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广泛的政策框架,将多种需求和供应方面的工具结合在一个雄心勃勃的长期清洁运输政策组合中。欧洲和中国在政策目标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中国的电动汽车政策组合包括对电动未来的坚定承诺,以及对汽车制造商的强制措施。欧洲不能效仿中国采取中央计划的产业政策措施。然而,欧盟可以而且应该采取更多措施,通过几项刺激供应和需求的政策措施,更雄心勃勃地促进其汽车工业的转型。

1)以欧盟研发基金为目标,启动前沿清洁技术。应该谨慎地分配这笔资金,将目标对准它能够真正对私人投资产生杠杆作用的领域。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研究和创新资金应特别侧重于下一代早期技术。

2)重新思考交通税。税收是将需求转向清洁运输、促进道路运输脱碳的关键政策工具。

3)清洁汽车:201812月,欧盟达成协议,到2030年,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1年减少37.5%。这是一个积极的步骤,将有助于推动转向电动汽车和其他替代柴油和汽油汽车。

4)欧盟对成员国向清洁运输过渡的支持。欧盟应鼓励各国和城市治理其运输系统。可以设立一个欧盟清洁运输基金,向各国提供专门的财政支助。






关键词:汽车;欧洲;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