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亟待攻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18-10-14

摘要: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些年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规模、锂离子动力电池装配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未掌握,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大三电”(电机、电池、电控)、“小三电”(电制动、电转向、电空调)、轻量化、全天候稳定性等关键技术中都存在一些“卡脖子”技术,这些技术亟待攻破,否则它们将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后续高质量发展,削弱我国目前已经累积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动力电池核心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受到挑战较大的首推动力电池。孙逢春强调,我国需要在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制造工艺、高端制造装备等方面重点突破,尤其是隔膜和高端制造装备现在仍需要进口,属于动力电池“卡脖子”技术。

此外,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实力强劲,近几年因多方面原因,没能顺利进入中国市场,随着扩大开放的脚步加快,这些企业将会加快在中国的布局,届时,也将给国内电池企业带来一定的考验。

高速高效大功率电机欠缺

孙逢春指出,目前我国在电机研发方面的短板还比较多,高速高功率密度大功率电机、大功率高速轴承等都是短板技术,一些关键元器件及高速轴承等还在进口。有数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专利申请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最能体现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仅占比50%,而同期国外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占比90%。

此外,外资品牌瞄准了中国市场,也给我国电机行业带来不少挑战。目前,丰田、本田等整车企业已在中国设立汽车电机工厂供应自有产业链;博世、采埃孚等汽车零配件企业已与内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雷米电机等独立电机供应商也已在中国设立工厂。

“小三电”短板让电动车性能大打折扣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除了“大三电”,电动汽车还需要高效的电制动、电转向和电空调系统,被称为“小三电”的技术研发需要引起重视。例如电制动系统中制动能量回收部分,与安全性、操控稳定性、能耗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国内企业在这些方面有研究,但成果还不理想,尚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

孙逢春指出,目前电动汽车标定的续驶里程是不含空调的,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空调制冷、制热会使续驶里程降低1/3以上。“下一步的目标是高效冷暖空调,研发目标是比现有产品能耗降低30%~45%。”

除了“大三电”、“小三电”,电动汽车轻量化、全天候稳定性等技术短板也是行业关心的热点。电动汽车轻量化可有效降低能耗。相关研究显示,电动汽车车重每降低10%,续驶里程将增加6%。此外,在-25℃环境下,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会降至一半以下。目前东北、西北和高寒地区几乎是电动汽车的禁区。孙逢春表示,下一步我国必须发展全气候的车辆和全气候下能运行的电池。


原文链接:http://www.cinic.org.cn/xw/cjyj/452017.html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