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人类抢饭碗是近几年人工智能界,乃至整个社会层面都在讨论的问题。于是日本经济新闻和英国金融时报在实施了共同研究调查以后,他们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全部820种职业、2069项业务(工作)中,34%(710项工作)的比重可被机器人替代。
10000个漂流小黄箱、200台仓库机器人、高达50元的迟到就赔,刚过去的418家电3C狂欢节,除了在销售上实现287%以上的增长,苏宁在物流服务上的创新也让人眼前一亮。传统印象里简单粗陋、运作低端的物流,拿起科技、环保的行头,开始从里到外都散发“青春活力”的因子。
建立两轴四臂工业机器人的数学模型,推导机器人齐次坐标变换的动力学方程,从而算出操作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针对临场机器人成本过高、不能识别追踪特定人员的问题,搭建了一款基于Kinect的低成本临场机器人,可识别追踪特定人员。
导读: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每天面对一样最烦心的事恐怕莫过于交通捅堵,堵在路上,上班迟到;赴约无法守时;心情烦躁。据2016年数据,北京市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约3个小时。如此计算,相当于一年堵车30天,要知道,一年才有10天的法定节假日;按一生能有30年开车时间算,就相当于900天的时间都耗费在堵...
近日,新加坡推出了一款能提供天气预报资讯的聊天机器人,受到新加坡国民的普遍欢迎。据悉,这款聊天机器人懂“双语”,不仅能提供近期的天气预报,还能回答关于最新政策、电子服务等内容的问题。明年,这款机器人还将提供在线翻译服务,为办公人员免去双语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