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马达在工业机器人的几大主要应用场景。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地飞速发展,其已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助力提高智能智造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载体,让人类能够更直观地体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行业发展新的热点。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博览会上,最新成果纷纷亮相,成为观察机器人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总部位于瑞士的机器人公司Saeki宣布,将利用3D技术和工业机器人建立全自动工厂,生产各种产品,包括建筑工地设备。
有远见的制造商越来越多地转向人工智能(AI)提供的功能,特别是称为深度学习的机器学习子集。机器视觉解决方案并不新鲜。这些工业硬件和软件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
世界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机器人辅助人类制造,强调使用“人机协作”向智能生产迈进。近年来,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工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企业纷纷部署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在这场智能浪潮中,各行各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8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纳米工程实验室吴东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飞秒激光二合一写入多材料的加工策略,并由此制造出由温敏水凝胶和金属纳米颗粒组成的微机械关节,随后开发出具有多种变形模式的多关节人形微机械。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0日报道,步入追觅科技的展厅,四周陈列着吸尘器和扫地机等招牌产品,摆在正中的则是一个和普通男子体型相仿的机器人,以及一只摇头摆尾地与访客互动的机器狗。
随着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赛道以及新应用持续涌现,城市之间产业的竞争除了传统的硬实力之外,软实力的较量越来越被凸显。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分布已逐渐形成鲜明的区域格局。以下为中国机器人城市综合排名Top10盘点。
7月20日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透露并确认了人形机器人的多项细节,执行器正式被马斯克确定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其表示,目前,特斯拉已制作了大约10个Optimus机器人。但由于Optimus连执行器都需要重新设计和定制,这一部件正成为限制特斯拉产能提升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