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发布报告警示美国机器人产业面临中国等国的激烈竞争,呼吁通过政策支持研发、应用及本土制造,以提升竞争力。建议优化监管、加强数据共享、扶持中小企业应用,并强调机器人技术对经济增长与国家安全的关键作用。
德国COBOD公司推出BOD2建筑3D打印系统,采用龙门式设计实现14.62米宽、8.54米高的混凝土建筑打印。集成智能软件与多工具头,支持从结构打印到传统砌筑的全流程施工,显著提升建造效率与灵活性。
江南大学张秋菊团队联合企业研发双臂轮腿人形机器人“艾德”,高1.7米、32自由度,双曲线齿形关节与0.6 kg五指灵巧手使其负重6 kg、速度2 m/s、续航5小时,已用于车间物流搬运。
东京大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不仅推出了解剖学上正确的肌肉骨骼机器人、飞行龙(flying DRAGON)和人形司机,还推出了一种背部有关节的四足机器人KLEIYN,它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并且可以轻松地进入不同高度的地形。
具身智能处于发展早期,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人形机器人赛事从“表演型”迈向“实用型”,推动商业化落地。合成数据助力解决数据不足问题,但仍有局限性。未来5到10年,具身智能有望在特定场景实现示范应用。
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均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中国在规模制造、供应链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未来还需要突破关键技术、数据采集、软件生态等多方面的瓶颈,进一步推动产业加速落地。
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与先进材料研究所(IFAM)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协调铣削工艺和自动化技术的方法,可以对各种材料进行多功能、高效和高精度的加工,从纤维复合材料到铝,再到回火钢,公差高达0.1毫米。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达1080亿美元,年增长23%。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将占据主导地位,人形机器人市场也增长迅猛。
Smart Production基于库卡的KR Fortec 480 Ultra打造了机器学习机械臂,名为Catonator。Catonator配备一整套传感器,可不断将数据反馈至机载计算机。机器学习算法会优化其高扭矩电主轴,以控制刀片速度和切割路径,从而高效完成每项工作,并减少刀片的磨损,延...
测量技术公司Hexagon宣布推出AEON人形机器人,希望能够满足现实世界的客户需求并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该人形机器人将Hexagon的传感器套件与先进的运动方式、AI驱动的任务控制和空间智能相结合,使AEON能够满足从操控和资产检查到现实捕捉和操作员支持等广泛的工业应用需求。同时,AEON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