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特定任务配备单一用途机器人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机器人必须是多功能用途才能解决当今的挑战,不仅具有成本效益,还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德国VDMA下属机器人和自动化协会预测,2022年德国机器人和自动化领域的需求将增长10%。
研究人员最新提出了一种新的热驱动器设计,它可以为软体机器人设备提供快速运动的能力。对于软体机器人来说,使用热驱动并不新鲜,但软体热驱动器的最大挑战是它们相对缓慢,而这项研究可以使它们变得快速。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正式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索尼集团近日宣布,开发出了在坑洼不平的地面上也可以高效移动的六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由索尼集团的研发机构R&D中心开发,借助驱动装置,腿最长可伸长50厘米,最高可以跨越30厘米的高度差,移动速度最快达到每秒1.7米,可以搬运摄像机及测量设备等最重20kg的物体。为了面向产业用途实现实用化,索尼已...
科学和技术在解决世界性难题方面携手并进,机器人和自动化是解决我们最大的问题之一:贫困的最新创新。开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可以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人工智能带来了新一代机器人技术:机器人2.0。主要的挑战是从最初的人工编程方法到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转换。面对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制造业如何才能抓住机遇?。
本文研究了神经网络在基于图像反馈的工业机器人定位中的性能。视觉伺服根据目标图像数据对机器人机械手的位姿进行调节。随着伺服的进行,末端执行器定位到它的最终姿态,图像特征误差指数下降到零。
随着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先进,他们正在接受训练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机器人专家已经专门探索了机器人系统的潜力,可以在没有太多人类监督的情况下组装物品,这可以显著加快工业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