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章鱼仿生机器人,该机器人可用于执行各种水下任务,也可用于章鱼游泳的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
在探索机器人与人类更自然交互的过程中,一项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导的创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成果近日在《Science Robotics》期刊上发表,展示了机器人能够在不依赖复杂人造皮肤的情况下,感知并响应人类的触觉,标志着机器人在迈向智能化、人性化互动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工厂中运行的机器人已达4281585台,同比增长%。年安装量连续第三年超过50万台。
杜克大学将在11月6日至9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机器人学习会议(CoRL 2024)上公布一项新研究,该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SonicSense的系统,它能让机器人以类似人类的方式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
2021年,全球物流拣选机器人市场规模为54.2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2.97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8.56%。
工程师们已经研究出如何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向机器人发出复杂指令,这可以为机器人的“大脑”腾出更多空间来“思考”。研究人员模仿人体某些部位的工作方式,利用内部流体的压力变化,向具有新型紧凑电路的设备发送了一系列命令。
电气测量技术专家LEM推出全新SMU系列。单一监测单元(SMU)为所有类型的EV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水平——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FHEV)、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和纯电动汽车(BEV)。
2024年10月9日至10日,英国和爱尔兰领先的驱动系统供应商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EMS)将在考文垂建筑协会竞技场展示最新的微电机技术,包括FAULHABER的全新Motion Manager 7和BX4集成运动控制器(IMC)系列。该团队还将现场讨论定制驱动...
工业机器人是新兴技术的载体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装备。我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市场,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3年的43.0万套,8年增长超13倍,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也稳居全球第一。
当今的机器人,尤其是协作机器人(cobot),为工厂车间带来了角色和职责的重大转变。协作机器人现在与人类一起工作,支持他们的工作,而不是抢走他们的工作。有了协作机器人执行琐碎的任务,工厂工人就可以从事更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需要解决问题的技能,更有成就感,工资也更高。这种协作提高了工作场所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