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日前向媒体公开了其开发的约3分钟即可使三分之一的车身一体成型的技术。纯电动汽车(EV)很难通过传统制造方式的延伸来实现盈利。该公司正在引进领先的新兴企业的技术,进行生产变革。以2030年销售350万辆纯电动汽车为目标,力争将组装工序和投资等减少一半。
AIMPLAS协调FOREST项目,这是一项由欧盟资助的新研究,旨在深入研究先进的轻质生物基或回收材料,以促进运输部门的脱碳。该项目联盟由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14个合作伙伴组成,开发创新的生物基聚合物和添加剂以及用于可持续和安全运输应用的回收碳纤维。
7月份,中国新能源客车和卡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分之二,占当月商用车销量的八分之一以上。2023年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9.6%,超过2.8万辆,相当于当月商用车总销量12.7%。截至7月,新能源商用车累计注册量达13.2万辆,同比增长59.1%,2023年前7个月销量已达到去年全...
2023年7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万辆和238.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
交通运输对社会和企业来说都是日常必需品,因此,关于交通运输所产生的排放量的讨论越来越多。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法规,汽车工业需要相应调整其业务和供应链。由于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排放测量缺乏一致性,使得很难追踪参与者的碳足迹。
随着世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紧迫问题,创新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一项突破性的技术是光化学蚀刻(PCE)技术,它已经出现在电动汽车工业的应用中。我们将探讨这一创新技术如何通过促进生产促进可持续性的创新产品来促进实现环境目标。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汽车出口大国并不等于出口强国。从产品结构、产销分布等方面来看,中国与汽车出口强国仍有差距,中国汽车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也面临诸多困难。如何实现从汽车出口大国向出口强国的转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纯电动汽车(EV)材料领域,中国的存在感在增强。日本相关机构对美国特斯拉的1万3428家推定供应商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蓄电池领域,中国企业的占比达到4成,按国家和地区来看,数量最多。为了确保在经济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物资,各国已开始加强监管和扩大投资。在称得上是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电池材料领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市场占有率达32.7%。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市场占有率达29%。
对于汽车用户和制造商来说,向电动汽车的过渡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变革。对于后者,电动机需要新的生产线和新的质量控制系统。